×

煮法 筋道

新昌榨面怎么煮才筋道?解锁不坨不糊的实用小窍门

tjadmin tjadmin 发表于2025-08-28 05:08:00 浏览12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新昌榨面作为浙江新昌的传统特色面食,以其“韧滑劲道、汤鲜味美”的独特风味深受喜爱,但要想在家做出地道的榨面,从选料到成品的每个环节都有讲究,以下从原料挑选、制作工艺到煮制储存,详细拆解新昌榨面的制作窍门,助你轻松复刻这份“舌尖上的老味道”。

新昌榨面窍门

选料是基础:好原料才有好味道

新昌榨面的核心风味源于原料的精挑细选,尤其是面粉和水质,直接决定面的筋道与口感。

  • 面粉:首选“高筋榨面专用粉”
    普通高筋面粉虽可用,但传统榨面需选用“灰分≤0.7%”的特制面粉(即精制麦芯粉),这类面粉面筋含量高(12%-14%),且杂质少,压榨后面条不易断,口感更细腻,若买不到专用粉,可将普通高筋面粉与“富强粉”按7:3混合,平衡筋道与洁白度。
  • 水:“软水”更利和面
    新昌当地多用山泉水,矿物质含量低,属软水,能更好激发面粉面筋,家中可用凉白开或过滤水,避免使用硬水(如自来水),否则面筋不易形成,面条发脆。
  • 辅料:“盐+碱”是风味灵魂
    传统榨面会添加少量盐和食用碱,每斤面粉配盐8-10克(增加筋性,提升底味)、食用碱1-2克(中和酸味,让面微黄增香),盐需用温水化开(水温≤35℃,避免破坏面筋),碱则需用少量凉水溶化,分次加入,防止结块。

选料关键参数参考表
| 原料 | 选择标准 | 用量(每斤面粉) | 作用 |
|------------|---------------------------|------------------|-----------------------|
| 面粉 | 灰分≤0.7%,面筋含量12%-14% | 500g | 决定面条筋道与洁白度 |
| 盐 | 精制盐,无添加剂 | 8-10g | 增筋、提鲜 |
| 食用碱 | 纯碱(碳酸钠) | 1-2g | 增香、增韧、调色 |
| 水 | 软水(凉白开/过滤水) | 180-200ml | 溶解辅料,激活面筋 |

和面是关键:“三醒三揉”出筋道

和面是榨面制作中最考验功夫的环节,需做到“面光、盆光、手光”,最终达到“软而不黏、硬而不散”的状态。

  • 水温与水量:温水调粉,逐步加水
    先将盐碱水混合均匀,倒入面粉中,用筷子搅拌成“雪花状”(面絮大小均匀,无干粉),再用手掌掌根“推揉”成团,初次加水时宁少勿多,若太干可少量多次补加,最终面团含水量控制在40%-45%(手感偏硬,按压有弹性)。
  • “三醒三揉”唤醒面筋
    第一次揉面:将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掌根向前推压,折叠后旋转90°,重复10-15分钟,直到面团表面光滑,切开无小孔,然后盖上湿布,醒面20分钟(让面筋松弛,便于后续操作)。
    第二次揉面:醒好的面团再次揉搓10分钟,力度比第一次更重,直到面团变得细腻有弹性,醒面15分钟。
    第三次揉面:最后轻揉5分钟,整理成圆形,醒面10分钟,经过“三醒三揉”,面筋网络充分形成,面条压榨后才能“韧而不柴”。

压榨成型:厚薄均匀,细如银丝

压榨是榨面区别于普通面条的核心步骤,需通过反复压延让面片延展性变好,再细切成条。

新昌榨面窍门

  • 压面:“薄而匀”是核心
    将醒好的面团用擀面杖或压面机初压成厚片(厚度约0.5cm),再通过压面机逐步减薄(每档压2-3次,共5-6档),最终面片厚度控制在0.1-0.2mm(透光可见模糊指纹),传统手工压榨会用“榨床”(木质或金属制),需均匀用力,避免面片厚薄不均,否则切面时细条易断。
  • 切面:“刀工+工具”定粗细
    压好的面片折叠整齐(每层撒少量干粉防粘),用锋利的菜刀或切面机切成细丝,宽度约1-1.5mm(相当于细挂面的1/2),切面时刀要垂直下压,速度均匀,避免“歪刀”导致面条粗细不一,切好的面条需立即抖散,防止粘连,可平铺在竹帘上。

晾晒:阴干为主,避光防潮

榨面能否久存且口感劲道,晾晒环节至关重要,需“慢干而非暴晒”,避免面筋断裂或受潮。

  • 天气选择:晴朗干燥为佳
    最佳晾晒天气为“气温20-25℃,湿度≤60%”的晴天,避免阴雨或高湿天气,否则面条易发霉,若遇阴天,可用风扇或低温烘干(温度≤40℃),但口感略逊于自然晾晒。
  • 晾晒技巧:“通风+勤翻”
    将面条平铺在竹筛或晾晒架上,厚度不超过1cm,每30分钟翻动一次(防止底部粘连),晾晒时间约6-8小时(具体视天气而定),晾晒至面条“手握易断,断面无白芯”时即可(含水量≤13%),过度晾晒会导致面条发脆,煮制易烂。
  • 储存:密封防潮,避光保存
    晾干的榨面需放凉至室温,用密封袋或陶罐储存(内放食品干燥剂),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油脂氧化),这样储存的榨面可放6-12个月,风味不变。

晾晒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 问题 | 原因 | 解决方法 |
|---------------------|-----------------------|---------------------------|
| 面条粘连成团 | 晾晒时未翻动,或重叠过厚 | 勤翻动,平铺厚度≤1cm |
| 面条发脆易断 | 晾晒过度,或暴晒 | 缩短晾晒时间,避免阳光直射|
| 面条发霉 | 湿度过高,或未完全放凉 | 选择干燥天气,放凉后再密封|

煮制调味:“宽水快煮,汤鲜提味”

榨面煮制看似简单,实则需掌握“水宽、水沸、时间短”的原则,才能保持筋道不烂,激发鲜香。

  • 煮面:“三沸”法更筋道
    锅中加足量水(水量是面条的10倍以上),大火烧至“鱼眼泡”(约90℃)下面条,用筷子轻轻拨散,防止粘锅,水沸后加少量冷水(“点水”),再次沸腾后煮30-60秒(根据面条粗细调整),立即捞出过凉水(或浸入冷水中2分钟),沥干备用,过冷水能让面条收缩,口感更Q弹。
  • 调味:“原汤+配菜”锁鲜香
    新昌榨面的经典吃法是“榨面汤”:碗中放猪油、酱油、葱花、鸡精(或味精),将煮面的热汤冲入碗中,再铺上榨面,搭配笋干、肉丝、鸡蛋、香菇等配菜,若喜欢干拌,可用猪油、生抽、蒜末、辣椒调成酱汁,拌匀后撒葱花,香辣开胃。

FAQs

Q:新昌榨面煮的时候容易烂,是什么原因?
A: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压榨后面条过细(>1.5mm),煮制时易断;二是煮面时水未完全沸腾就下面,导致面条粘连糊化;三是煮制时间过长(超过2分钟),解决方法:选择粗细均匀的榨面,待水完全沸腾(冒大气泡)下面,煮1分钟内捞出,过冷水定型。

新昌榨面窍门

Q:自制榨面为什么没有外面买的筋道?
A:可能和面时水量过多(>45%),或“三醒三揉”不够(面筋未充分形成),或晾晒时暴晒导致面筋断裂,改进方法:严格控制水量(每斤面粉加180-200ml水),揉面至“三光”状态,醒面时间充足,晾晒时避免阳光直射,用阴干方式保存面筋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