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芋头糕是一道经典粤式小吃,口感软糯咸香,搭配腊肠、虾米的鲜美,无论是当早餐还是下午茶都很合适,下面是详细做法,从食材准备到蒸制步骤,一步步教你做出蓬松不黏牙的芋头糕。
食材准备(约6人份)
材料 | 用量 | 备注 |
---|---|---|
芋头 | 300g | 选择粉糯的荔浦芋头或槟榔芋,去皮切丁 |
粘米粉 | 150g | 也叫大米粉,是芋头糕的关键材料 |
腊肠 | 2根 | 切丁,提香增味 |
干香菇 | 5朵 | 泡发后切丁,泡香菇的水别倒 |
虾米 | 20g | 泡发后切丁,增加鲜味 |
粘米粉浆材料 | 粘米粉50g、清水150ml | 用于调整糕体浓稠度 |
调料 | 盐5g、糖3g、生抽10ml、老抽5ml、胡椒粉少许、香油少许、葱花适量 | 调味和增香 |
详细步骤
-
食材预处理
芋头去皮洗净,切成1cm左右的小丁(切太小块容易煮烂,切太大口感粗糙);腊肠斜切成小丁;干香菇用温水泡发(约20分钟),泡发后挤干水分切丁,泡香菇的水过滤后备用;虾米同样用温水泡发10分钟,切小丁;葱切葱花,分葱白和葱绿分开备用。 -
炒制馅料
热锅下少许食用油(约1汤匙),先放入葱白爆香,再加入腊肠丁、虾米丁、香菇丁,中火翻炒2分钟至出香味,腊肠的油脂被炒出后,加入芋头丁翻炒3-4分钟,让芋头表面微微变黄(这样蒸出来更香),接着加入生抽、老抽、盐、糖、胡椒粉,翻炒均匀,让芋头丁充分吸收调料,如果感觉馅料太干,可加入2-3勺泡香菇的水,翻炒均匀后盛出备用。 -
调制粘米粉浆
取一个大碗,放入150g粘米粉,分3次加入清水(约200ml,根据芋头含水量调整),边加边搅拌至无颗粒,呈浓稠的酸奶状(提起搅拌棒,米浆呈线状缓慢滴落即可),然后加入炒好的馅料,再加入葱绿,轻轻拌匀,避免过度搅拌导致米浆变稀。 -
二次调整米浆浓稠度
取另一个小碗,将50g粘米粉和150ml清水搅匀成无颗粒的稀米浆,慢慢倒入大碗中,边倒边搅拌,直到混合后的米浆浓稠度刚好能包裹住食材(用勺子舀起,米浆缓慢流下,但勺上能挂住一层薄浆即可),如果太稀,蒸出来会不成型;太稠则口感过硬。 -
入锅蒸制
准备一个深盘或模具(底部刷一层薄油防粘),将混合好的米浆倒入,轻轻震几下排出气泡,蒸锅加水烧开,放入米浆盘,盖上锅盖(留一条小缝防溢),中火蒸40-5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糕体厚度调整,用筷子插入中心,无米浆粘连且筷子表面干净即可)。 -
放凉切片
蒸好后取出,稍微放凉(不烫手即可),倒扣在砧板上,切成1.5cm厚的片状,如果喜欢煎过的口感,平底锅放少许油,将芋头糕片煎至两面金黄,表面微焦,外酥里糯,更添风味。
相关问答FAQs
Q1:芋头糕粘米粉和芋头的比例多少合适?为什么我的芋头糕太黏牙?
A:一般粘米粉(含米浆)与芋头的比例建议控制在1:1左右(如芋头300g,粘米粉总量200g),如果太黏牙,可能是米浆加太多水或粘米粉比例过低,解决方法:下次减少清水用量(米浆调至浓稠酸奶状),或增加粘米粉10-20g,同时蒸制时确保糕体完全熟透(用筷子测试无粘连),放凉后再切片也能减少黏性。
Q2:没有腊肠和虾米,可以用其他食材代替吗?
A:可以,腊肠可以用广式香肠、腊肉代替,增加咸香风味;虾米可以用海米、瑶柱代替,泡发后撕成丝更易入味,如果偏好清淡,可以用玉米粒、青豆、胡萝卜丁等素菜搭配,但需先将素菜焯水断生,再按步骤炒制,保持口感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