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锅仔做法
锅仔是秋冬季节特别受欢迎的家常暖锅,咕嘟咕嘟的锅底配上丰富的食材,热气腾腾又暖心暖胃,自己在家做其实并不难,掌握好食材搭配和汤底熬制,就能做出餐厅级别的味道,下面从食材准备、汤底熬制、食材处理到烹饪步骤,详细拆解家常锅仔的做法。
食材准备是基础,可以根据喜好灵活搭配,但建议包含肉类、海鲜、蔬菜、配菜和调料五大类,口感层次更丰富,肉类可选五花肉、肥牛卷、午餐肉,五花肉提供油脂香,肥牛嫩滑,午餐肉增加Q弹口感;海鲜选鲜虾、鱿鱼、贝类,虾要选个头大的基围虾,鱿鱼选无碱水的,贝类用花蛤或蛏子;蔬菜用白菜、豆腐、金针菇、香菇,白菜吸汤入味,豆腐嫩滑,金针菇和香菇增香;配菜必不可少粉丝和年糕,粉丝吸饱汤汁,年糕软糯香甜;调料则是葱姜蒜、料酒、生抽、蚝油、盐、糖、白胡椒粉,这些是调味灵魂,具体食材和处理方式可以参考下表:
食材类别 | 具体食材 | 处理方法 |
---|---|---|
肉类 | 五花肉 200g | 切2mm薄片,用1勺料酒、半勺生抽抓匀腌制10分钟 |
肥牛卷 150g | 解冻后用1勺料酒抓匀,沸水焯烫10秒去血水 | |
海鲜 | 基围虾 150g | 去头去虾线,开背,用1勺料酒、少许盐抓匀 |
鱿鱼 100g | 切花刀,沸水焯30秒卷曲后捞出 | |
蔬菜 | 白菜 200g | 洗净撕成大片,菜帮和菜叶分开 |
老豆腐 1块 | 切2cm见方小块,用油煎至两面金黄 | |
金针菇 150g | 去根洗净,撕开 | |
香菇 5朵 | 泡发后切片,泡香菇的水留用 | |
配菜 | 粉丝 1把 | 温水泡软,剪成20cm长 |
年糕 100g | 切片,用油略煎一下防粘连 | |
调料 | 葱姜蒜各50g | 葱切段,姜切片,蒜拍扁 |
料酒、生抽、蚝油、盐、糖、白胡椒粉 适量 | 按口味调整,糖提鲜,白胡椒粉去腥增香 |
汤底是锅仔的灵魂,建议用浓汤宝或骨头汤做基底,更省时且味道浓郁,如果没有现成汤底,可以自制:锅中放少许油,下入姜片、蒜瓣、葱段爆香,加入1块猪骨浓汤宝(或500ml猪骨高汤),倒入1000ml清水,大火烧开后加入2勺料酒、1勺生抽、1勺蚝油、半勺糖、少许盐和1/4勺白胡椒粉,搅拌均匀后转小火熬20分钟,让调料充分融合,如果喜欢更鲜的汤底,可以加少许鸡精或虾皮提鲜。
食材处理是保证口感的关键,肉类提前腌制去腥入味,肥牛焯烫时间一定要短,老了会柴;海鲜类开背和焯水能去除腥味,鱿鱼焯水后立即过凉水,保持脆嫩;蔬菜中的白菜帮要先下锅,煮软后再放菜叶,避免煮烂;豆腐煎一下能防止煮碎,还能增加豆香;粉丝泡软后最后放,煮久了会坨;年糕煎一下能外脆里糯,不容易粘锅。
烹饪步骤要分层次,先煮耐煮的食材,再放易熟的,具体操作:选一个保温好的砂锅或铸铁锅,底部铺上白菜帮,防止糊锅;倒入熬好的汤底,大火烧开;依次放入煎好的豆腐、香菇、金针菇,煮5分钟让蔬菜吸味;然后加入五花肉片,煮3分钟至肉片变软;接着下肥牛卷、基围虾、鱿鱼,煮2分钟至肥牛变色、虾卷曲;再加入花蛤(如果用的话),煮至开口;最后放入粉丝、年糕、白菜叶,煮2分钟,加盐和白胡椒粉调味,撒葱花和香菜点缀即可,上桌时最好持续小火加热,保持咕嘟状态,食材越煮越入味。
注意事项:汤底一次加足,避免中途加水影响味道;食材下锅顺序不能乱,避免熟的熟、烂的烂;喜欢辣的可以加一勺豆瓣酱或辣椒油,提前在油里炒香再熬汤底;如果家里有火锅底料,也可以用番茄锅或麻辣锅底做创新,但家常建议用清汤,更能突出食材本味。
相关问答FAQs:
-
问:没有海鲜可以做什么锅仔?
答:没有海鲜完全可以做家常锅仔!可以用肉类替代,比如加午餐肉片、火腿片,或者多放几种丸子(牛肉丸、鱼丸),蔬菜可以增加土豆、莴笋、冬瓜等,土豆煮烂后汤底会更浓稠,冬瓜清甜解腻,同样美味,关键是保证食材丰富,有荤有素,汤底调好味就行。 -
问:锅仔的汤底喝不完怎么办?
答:锅仔汤底浓郁鲜美,喝不完可以第二天煮面或煮粥,煮面时直接将汤底烧开,下入面条和青菜,就是一碗汤面;煮粥时将汤底与大米一起煮,粥底会自带鲜味,无需额外加盐,搭配咸菜或小菜就很可口,但要注意,如果汤底有涮过生肉或海鲜,最好煮沸后再保存,避免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