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油炸糕是一道老少皆宜的传统小吃,外皮金黄酥脆,内馅香甜软糯,无论是作为早餐、点心还是餐后小食都非常合适,它的做法看似简单,但和面的软硬度、馅料的浓稠度、油温的控制等细节都会影响最终口感,掌握好这些技巧,在家就能做出比外卖更美味的油炸糕。
材料准备
制作家常油炸糕的材料分为皮料和馅料,以下是具体用量和选择建议(以8-10个为例):
材料分类 | 名称 | 用量 | 备注 |
---|---|---|---|
皮料 | 中筋面粉 | 200克 | 也可用低筋面粉,口感更松软 |
糯米粉 | 50克 | 增加粘性和嚼劲,防止炸裂 | |
温水 | 120-150毫升 | 水温约40℃(不烫手),根据面粉吸水性调整 | |
泡打粉 | 2克(可选) | 让成品更蓬松,不放也可 | |
白糖 | 10克 | 增加面皮微甜,可根据口味调整 | |
馅料 | 红豆沙 | 200克 | 市售无糖红豆沙更健康,可自制 |
熟白芝麻 | 20克(可选) | 撒在红豆沙中增加香味 | |
白糖 | 15克(可选) | 若红豆沙较甜,可不加 |
详细步骤
第一步:和面(关键步骤,决定面皮口感)
- 混合干性材料:将中筋面粉、糯米粉、泡打粉(可选)、白糖放入大碗中,用筷子搅拌均匀(如果不用泡打粉,直接混合面粉和糯米粉即可)。
- 温水调面:分少量多次加入温水,边加边用筷子搅拌成絮状(注意水温不宜过高,否则面粉会熟,影响面团延展性)。
- 揉成光滑面团:下手将絮状面团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湿布或保鲜膜,醒面30分钟(醒面能让面团筋性 relax,更好擀皮,避免炸制时开裂)。
第二步:准备馅料(红豆沙馅改良版)
- 处理红豆沙:如果红豆沙较干,可加1-2汤匙温水或植物油,用手抓匀至顺滑;如果较湿,无需额外加水。
- 调味(可选):将熟白芝麻(提前用锅小火炒香)和白糖(若需)加入红豆沙中,用刮刀搅拌均匀,馅料会更香浓。
- 分馅料:将调好的红豆沙分成8-10个小球(每个约20-25克),搓圆备用(分好后盖上湿布,防止风干)。
第三步:包制油炸糕(防止露馅的技巧)
- 分面团:醒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分成8-10个小剂子(每个约30-35克),比馅料球略大一些,方便包裹。
- 擀皮:取一个剂子,用手掌按扁,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皮(直径约8-10厘米,厚度约0.3厘米,太薄易破,太厚不易炸透)。
- 包馅:将红豆沙馅放在面皮中央,用虎口慢慢收口,将面皮边缘向上捏合,收口处捏紧(一定要捏实,否则炸制时馅料会漏出),多余的面团可以揪掉。
- 整形:将收口朝下,用手掌轻轻按扁,厚度约1厘米,直径约5-6厘米,避免太厚导致炸不熟。
第四步:油炸(油温控制是酥脆关键)
- 热锅倒油:锅中倒入足量食用油(能没过油炸糕的1/2即可),开中火加热3-4分钟,当油面出现细密的小气泡(约150-160℃,筷子插入周围冒小泡),油温就合适了。
- 下锅炸制:将包好的油炸糕轻轻放入油锅(一次不要放太多,防止油温骤降),用中小火炸3-4分钟,待一面金黄后翻面,继续炸另一面至两面金黄、体积膨胀即可。
- 控油捞出:用漏勺捞出油炸糕,放在厨房纸上吸掉多余油分(避免油腻),稍微放凉后即可食用(刚出锅时馅料很烫,小心慢吃)。
第五步:小贴士(让油炸糕更完美)
- 面团调整:如果面团粘手,可少量加面粉;如果太干,可蘸水揉匀,最终面团达到“不粘手、不粘盆、柔软光滑”的状态最佳。
- 馅料湿度:红豆沙一定要炒到不粘锅的程度(自制红豆沙时,炒干水分再放糖),否则炸制时容易爆馅。
- 油温判断:如果油温过高,外皮会很快变黑但里面不熟;油温过低,会吸油过多导致油腻,可先丢一个小面团试油温,能迅速浮起且周围冒泡,就说明油温合适了。
- 复酥技巧:如果油炸糕放凉后变软,可放入烤箱150℃烤5分钟,或复炸10秒(油温不要太高),即可恢复酥脆。
相关问答FAQs
Q1:油炸糕做好后如何保存?能放多久?
A:完全冷却后的油炸糕可放入密封保鲜盒,常温保存1-2天,冷藏保存3天(冷藏后皮会变软,吃之前需复热或复炸),如果想保存更久,可将包好未炸的生坯放入冰箱冷冻,冻硬后装袋密封,可保存1个月,吃之前无需解冻,直接油炸至金黄即可。
Q2:炸制时油溅出来怎么办?如何避免?
A:油溅主要是因为面皮或馅料表面有水分,或油温过高,避免方法:① 包好的油炸糕表面尽量保持干燥,可轻轻蘸一层薄干粉(面粉或淀粉);② 下锅前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③ 控制油温,不要用大火,待油温稳定后再下锅;④ 炸制时不要频繁翻动,等一面定型后再翻面,也能减少油溅,如果不小心油溅出,可立即关火,用锅盖盖住油锅,等油温下降后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