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小笼包做法看似简单,但要做出皮薄馅嫩、汤汁鲜美的效果,需要掌握面团调配、馅料调制和包制技巧三个关键环节,下面从食材准备到具体步骤详细拆解,新手也能轻松上手。
面团是小笼包的“骨架”,需选用中筋面粉,搭配少量玉米淀粉增加延展性,这样擀出的皮才能薄而不破,准备300克中筋面粉、50克玉米淀粉、2克盐(增加筋性),分次倒入180毫升40℃的温水和面,边倒边搅拌成絮状,揉成光滑面团后盖上湿布醒发30分钟,让面筋充分舒展,面团变得柔软有弹性,醒发过程中可准备馅料,猪肉选肥瘦比例3:7的前腿肉或五花肉,手工剁成肉糜(比绞肉更有口感),加入姜末、葱花、生抽10毫升、老抽5毫升(上色)、蚝油5毫升、盐3克、糖5克(提鲜),最后分3次倒入80毫升花椒水(花椒用温水泡10分钟滤渣),顺着一个方向搅拌至肉馅黏稠上劲,放入冰箱冷藏30分钟更入味。
包制是小笼包的灵魂,讲究“褶多如菊、收口不紧”,将醒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切成20克左右的剂子,按扁后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皮(直径约8厘米),直径约8厘米,中间放15克左右肉馅,左手托皮,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面皮边缘,每捏一个褶子向右推,边捏边旋转,约18-26个褶后收口,留一个小口露出馅料(传统叫“鲫鱼嘴”),包好的小笼包间隔摆放在铺了防粘纸的蒸笼上,避免粘连。
蒸制时需大火快蒸,水开后放入蒸笼,盖上锅盖防止蒸汽滴落,大火蒸8-10分钟至皮透明、肉馅变色即可,关火后焖1分钟再开盖,防止塌陷,吃时蘸醋和姜丝,解腻增香。
以下是馅料配比参考表:
食材 | 用量 | 作用 |
---|---|---|
猪肉糜 | 300克 | 主料,肥瘦3:7最佳 |
花椒水 | 80毫升 | 去腥增香,锁住水分 |
生抽 | 10毫升 | 调鲜 |
老抽 | 5毫升 | 上色 |
蚝油 | 5毫升 | 增添复合鲜味 |
盐 | 3克 | 调味 |
糖 | 5克 | 提鲜,中和咸味 |
姜末 | 10克 | 去腥 |
葱花 | 20克 | 增香 |
小贴士:面团偏软更易擀薄,案板可撒少量干粉防粘;肉馅冷藏后更易包制;蒸时留缝隙受热均匀,避免破皮。
相关问答FAQs
Q:小笼包皮破漏汤怎么办?
A:皮破多因面皮太薄、馅料过多或蒸制时火太大,解决方法:擀皮时中间稍厚,边缘薄;馅料量控制在皮子的1/2左右;蒸时全程大火,避免中途开盖,蒸汽稳定不易破皮。
Q:小笼包做好后如何保存和加热?
A:未蒸熟的小笼包可平铺在铺了油纸的烤盘上,冷冻1小时后装袋密封,保存1个月,吃时无需解冻,直接放入蒸锅大火蒸8-10分钟即可,避免微波炉加热(会变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