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汤是一道经典的家常汤品,其汤色奶白、肉质鲜嫩,而土豆的加入则让汤品更加醇厚绵密,吸收了排骨的鲜味后,土豆本身也变得软糯香甜,无论是单独喝汤还是配米饭都十分下饭,下面详细介绍排骨炖土豆的详细做法,从食材准备到炖煮技巧,让你轻松在家做出餐厅级别的美味。
食材准备
制作排骨炖土豆,首先需要准备新鲜优质的食材,以下是具体的食材清单及处理方法:
食材 | 用量 | 处理方法 |
---|---|---|
排骨 | 500克 | 斩成小块,用清水浸泡30分钟去血水 |
土豆 | 2个(约300克) | 去皮,切滚刀块,用清水浸泡防止氧化 |
生姜 | 3片 | 切片 |
葱段 | 2段 | 打结或切段 |
料酒 | 1勺(15毫升) | 焯水用 |
盐 | 适量 | 最后调味 |
白胡椒粉 | 少许 | 提去腥增香 |
枸杞 | 10颗(可选) | 提升色泽与营养 |
食用油 | 1勺 | 炒糖色或煸炒排骨用 |
详细步骤
第一步:排骨预处理——去腥增鲜的关键
排骨的腥味主要来自血水和杂质,预处理是汤品清澈无腥的基础,将斩好的排骨放入清水中,加入1勺面粉或淀粉,抓洗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次用清水浸泡30分钟(中间可换水1-2次),直到排骨颜色变浅、血水渗出。
锅中加入足量冷水,放入排骨、1勺料酒、2片姜,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浮沫多为杂质和血水,撇得越干净汤越清澈),继续煮3-5分钟后捞出排骨,用温水冲洗表面残留的浮沫,沥干水分备用。
第二步:炖煮基础汤底——汤色奶白的秘诀
锅中倒入1勺食用油,烧热后放入剩余的1片姜和葱段,小火煸炒出香味(注意不要炒糊),接着放入焯好水的排骨,转中火煸炒至表面微黄(这一步能让排骨更紧实,炖煮后肉质更香),加入足量热水(水量要没过排骨,且后续不再加水,建议一次性加足,大约1200-15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慢炖40分钟。
小贴士:炖汤时一定要加热水,冷水会导致排骨蛋白质骤然收缩,肉质变柴;加盖慢炖能保持锅内温度,让排骨中的鲜味物质充分溶入汤中,汤色也会逐渐变得奶白。
第三步:土豆处理与加入——吸鲜增味的黄金配角
在排骨炖煮20分钟后,开始处理土豆,土豆去皮后切滚刀块(大小与排骨相当,避免炖煮时碎裂),切好后立即放入清水中浸泡(可加少许白醋,防止氧化变黑),待排骨炖煮40分钟后,将土豆捞出沥干水分,放入锅中,与排骨一起继续炖煮20-25分钟。
为什么土豆晚点加? 土豆淀粉含量高,过早加入会导致汤汁变得浑浊,且土豆容易炖化成泥,影响口感,在排骨炖至半软烂时加入,既能吸收排骨的鲜汤,又能保持自身的形状和口感,炖煮后土豆外层绵软、内带颗粒感,吸饱了肉汁,比排骨还受欢迎。
第四步:调味与出锅——清淡鲜美不抢味
炖煮总时长约1小时(排骨40分钟+土豆20-25分钟),期间可以用筷子戳一下排骨,轻松戳透且肉质软烂即可,关火前5分钟,加入洗净的枸杞(可选),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盐调味(盐过早加入会让蛋白质凝固,肉质变老,影响鲜味),撒少许白胡椒粉提香,搅拌均匀后即可关火。
出锅前可撒少许葱花或香菜点缀,汤色奶白、排骨软烂、土豆绵密的排骨炖土豆就做好了,先舀一勺土豆,再夹几块排骨,淋上金黄的汤汁,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炖煮技巧归纳
- 选材:排骨选择肋排或腔骨,肋排肉质嫩、骨髓多,腔骨骨胶原丰富,炖汤更浓白;土豆选黄心土豆,淀粉含量高,口感更粉糯。
- 火候: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保持锅内微沸状态,汤汁翻滚过急会让肉质变老。
- 水量:炖汤时水量一次加足,若中途需加水,必须加热水,否则会影响汤的浓度和鲜味。
- 调味:盐和调味品最后放,避免排骨中的蛋白质过早凝固,鲜味物质难以释放。
相关问答FAQs
问:排骨汤炖多久排骨才能软烂脱骨?
答:排骨的软烂程度与排骨部位和炖煮火候有关,一般肋排炖煮1-1.5小时,腔骨炖煮1小时左右即可软烂,判断方法:用筷子戳排骨最厚的部位,能轻松穿透且无血水渗出,说明已炖好,若想缩短时间,可选择高压锅,上汽后压15-20分钟,排骨能快速软烂,但汤的鲜味会比砂锅炖煮稍淡一些。
问:土豆炖煮时容易变烂成泥,怎么办?
答:土豆变烂主要是切得太薄、炖煮时间过长或频繁搅拌导致,解决方法:① 土豆切滚刀块,大小均匀,厚度在2-3厘米;② 晚点加入土豆(排骨炖至半软烂时再放);③ 炖煮时不要频繁翻动,小火慢炖,避免土豆因剧烈碰撞碎裂;④ 选择口感偏粉的土豆(如黄心土豆),比脆土豆更耐炖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