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自制薯条总感觉不如外面酥脆?其实掌握几个关键窍门,就能做出比快餐店还香脆的薯条,从选材到炸制每一步都有讲究,跟着做准没错。
选土豆是第一步,直接影响薯条的口感,不同品种的土豆淀粉含量差异大,淀粉高的(比如荷兰十五、夏波蒂)炸出来外脆里绵,淀粉低的(比如红皮小土豆、费乌瑞它)口感更清爽脆爽,选土豆时别挑发青、发芽或表面有坑洼的,这种龙葵素含量高,还影响口感,大小尽量均匀,这样切出来的薯条粗细一致,炸的时候能同步熟透,买回来别急着切,放通风处晾几天,让土豆里的淀粉沉淀一些,炸出来会更脆。
切条也有讲究,家用薯条不用太细,1-1.5厘米见方的粗细最合适,太细容易炸焦,太厚不容易炸透,刀要锋利,一刀切到底,别来回锯,否则薯条边缘会毛糙,炸的时候容易吸油,切好后别直接下锅,先泡水!这是让薯条酥脆的关键一步,盆里接满冷水,把薯条放进去,加1勺盐(既能去味又能提前入味)或1勺白醋(防止氧化变黑),泡30分钟以上,中途换1-2次水,泡到水变清澈,摸起来薯条表面滑溜溜的,说明淀粉去得差不多了,炸的时候不容易粘连,外壳也更酥脆。
泡好的薯条捞出来,用厨房纸彻底吸干水分,这一步千万别省略!水分不干,下锅的时候油会剧烈飞溅,还容易炸糊,吸得越干,薯条外壳越容易形成脆壳,如果想更省事,可以把吸干的薯条平铺在烤盘上,放冰箱冷冻2小时,冻硬后装袋密封,随吃随炸,这样就是冷冻薯条的做法,和店里的一样方便。
炸制是薯条的灵魂,两次炸制法”是外酥里嫩的关键,第一次炸是“定型炸”,锅里倒油,没过薯条,中火加热到六成热(放根薯条进去,周围冒小泡就差不多了,约160-170℃),把薯条分批下锅,别一次放太多,不然油温会骤降,炸3-4分钟,直到薯条微软、表面微黄,捞出来控油,这一步是为了让薯条内部熟透,逼出部分水分,等油温升高到八成热(约180-190℃,油面冒烟,放根薯条进去周围快速冒大泡),进行第二次“复炸”,把薯条放回去,炸1-2分钟,直到金黄酥脆,立刻捞出来,复炸能逼出薯条内部残留的水分,让外壳更脆,颜色也更好看。
炸好的薯条趁热调味,盐要选细盐,用手轻轻撒在薯条上,然后颠簸着容器,让盐均匀裹住,别直接撒,不然会结块,喜欢重口味的可以加黑胡椒、辣椒粉、蒜粉,或者撒点芝士粉、欧芹碎,风味更丰富,如果怕油,可以用厨房纸吸掉表面浮油,或者用空气炸锅复烤1分钟,口感更干爽。
家里没有油炸锅怎么办?平底锅也能做!少倒点油,能铺满锅底就行,中小火慢煎,煎到一面金黄翻面,煎另一面,最后盖上锅盖焖2分钟,利用蒸汽把里面焖熟,这样煎出来的薯条有焦香,但不如油炸酥脆,烤箱版的话,薯条刷薄层橄榄油,200℃预热,烤20-25分钟,中途翻1次面,适合喜欢健康少油的。
归纳下来,自制薯条的关键就是:选对土豆、切条均匀、泡足去淀粉、吸干水分、两次炸制、趁热调味,只要这几步做到位,在家也能做出外酥里糯、咸香适口的薯条,比外卖健康又好吃。
相关问答FAQs
Q:为什么我炸的薯条切完直接下锅,炸出来发黑还发苦?
A:主要是因为土豆没泡水去淀粉,且表面氧化变黑,土豆切开后暴露在空气中,会和氧气发生反应变褐,同时淀粉含量高,高温下容易焦化,解决方法:切好的薯条一定要用清水泡30分钟以上,加1勺白醋或盐,既能防止氧化,又能去除多余淀粉;炸之前彻底吸干水分,也能减少油溅和焦苦味。
Q:冷冻薯条直接炸和化开炸,哪个更好?
A:直接冻着炸效果更好!冷冻薯条表面的冰晶在高温下会迅速汽化,形成一层“蒸汽屏障”,能防止薯条吸油,同时让外壳更酥脆,如果化开了,薯条表面的淀粉会吸水,炸的时候容易粘连,口感也会变软,如果是自己做的生薯条冷冻,记得先吸干水分再冷冻,这样炸出来更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