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狮子头是淮扬菜中的经典家常菜,以其肉质鲜嫩、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特点深受喜爱,这道菜看似简单,但要做得地道,从食材选择到烹饪手法都有讲究,下面详细分享家常狮子头的做法,让你在家也能复刻餐厅级的美味。
食材准备
制作狮子头的关键在于食材的新鲜和搭配,以下是家常版的用量参考(约4-5人份):
类别 | 食材 | 用量 | 备注 |
---|---|---|---|
主料 | 猪前腿肉/五花肉 | 500g | 肥瘦比例3:7或4:6,口感最佳 |
辅料 | 荸荠 | 50g(可选) | 增加脆感,没有可换茭白或马蹄 |
葱姜 | 适量 | 葱切段、姜切末,去腥增香 | |
鸡蛋 | 1个 | 绑定肉馅,让肉质更嫩 | |
油菜/白菜 | 3-4棵 | 垫底吸收肉汁,搭配食用 | |
调料 | 生抽 | 15ml | 调底味 |
老抽 | 5ml | 上色 | |
料酒 | 10ml | 去腥 | |
盐 | 3g | 根据口味调整 | |
糖 | 5g | 提鲜,中和油腻 | |
淀粉 | 10g | 玉米淀粉或土豆淀粉,帮助定型 | |
香油 | 5ml | 增加香味 |
详细步骤
肉馅处理:细切粗剁,保留颗粒感
狮子头的灵魂在于“粗剁”,而非肉馅机搅碎,将猪前腿肉或五花肉去皮,先切成薄片,再切成细条(约0.5cm宽),最后切成小丁(约0.8cm见方),肥瘦部分分开切,再混合均匀。
注意:不要剁成肉泥,保留颗粒感才能吃出“肉香四溢”的口感,荸荠去皮切成小丁(如果用的话),备用。
调制肉馅:去腥增香,让肉馅上劲
将切好的肉丁放入大碗中,加入葱姜末、鸡蛋、生抽、老抽、料酒、盐、糖,顺着一个方向搅拌(顺时针或逆时针均可,全程保持方向一致),直到肉馅变得黏稠、有弹性(即“上劲”)。
关键:搅拌时加少量清水(约10ml),分2-3次加入,每次等肉馅完全吸收后再加,这样肉质更嫩,最后加入淀粉和香油,轻轻拌匀,避免过度搅拌导致淀粉发黏。
团制狮子头:大小均匀,松紧适度
取适量肉馅(约100-120g/个),双手在掌心蘸点水,轻轻团成圆形,边团边整理,让表面光滑,但内部不要压实(太紧实炖煮后容易收缩变硬),狮子头大小以直径约5-6cm为宜,太大不易熟,太小口感不足。
烹饪方法:红烧/清炖,风味随心选
家常狮子头常用红烧和清炖两种做法,红烧浓郁,清炖清淡,可根据喜好选择。
【红烧狮子头】
- 煎制定型:锅中倒少许油(约5ml),烧热后放入狮子头,中小火煎至表面微黄(约2分钟/面),定型后盛出(避免炖煮时散开)。
- 炖煮入味:锅中留底油,下葱段、姜片爆香,加入生抽、老抽(此时可加1颗冰糖炒糖色,颜色更亮),倒入足量开水(没过狮子头),放入煎好的狮子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盖慢炖40分钟。
- 收汁装盘:开盖后加入切块的油菜,炖5分钟至菜软,最后大火收汁至汤汁浓稠,淋上香油即可。
【清炖狮子头】
- 焯水去腥:狮子头团好后,可先在开水锅中焯1分钟(定型去浮沫),捞出洗净。
- 清炖慢煮:砂锅中加足量开水(或高汤),放入姜片、葱段、焯好的狮子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盖炖1小时。
- 搭配蔬菜:出锅前10分钟加入山药片、白菜或白萝卜,炖至蔬菜软烂,加盐、少许白胡椒粉调味,撒葱花即可。
关键技巧与注意事项
- 肥瘦比例:肥肉占3-4成,瘦肉占6-7成,太瘦口感柴,太腻油腻。
- 搅拌方向:全程顺时针搅拌,让肉馅中的蛋白质形成“胶质”,口感更Q弹。
- 炖煮火候:小火慢炖是关键,大火会让狮子头表面变老,内部不熟。
- 去腥要点:葱姜和料酒必不可少,荸荠或蔬菜的加入能增加清爽口感,解腻增香。
相关问答FAQs
Q1:狮子头肉馅太柴怎么办?
A:肉馅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肉剁得太碎(失去颗粒感),二是搅拌不足或过度,正确做法是“细切粗剁”,保留肉丁颗粒;搅拌时要顺着一个方向,让肉馅上劲,同时分次加少量清水,让肉质更嫩,肥瘦比例不够(瘦肉太多)也会导致柴,建议肥瘦比例控制在3:7或4:6。
Q2:狮子头炖煮时散开怎么办?
A:狮子头散开通常是因为肉馅没上劲、团得太紧,或炖煮时火候太大,解决方法:① 调制肉馅时充分搅拌至上劲;② 团制时不要过度按压,轻轻团成圆形即可;③ 炖煮时用中小火,避免锅内剧烈沸腾;④ 如果担心散开,可在团好后裹一层薄淀粉,或用纱布轻轻包住炖煮,定型后取出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