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白菜后放 清汤慢炖

家常小白菜炖豆腐,家常做法为何豆腐嫩小白菜甜不烂好味道呢?

tjadmin tjadmin 发表于2025-09-08 18:01:49 浏览4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家常小白菜炖豆腐是一道经典的家常素菜,以其清爽的口感、简单的做法和丰富的营养深受喜爱,这道菜看似普通,却藏着不少让味道更出彩的小细节,从食材挑选到火候把控,每一步都关乎最终的成菜效果,下面就来详细说说这道菜的制作方法和烹饪要点。

家常小白菜炖豆腐

食材准备

制作家常小白菜炖豆腐,食材不需要复杂,但新鲜度是关键,以下是所需食材及用量:

类别 食材 用量 备注
主料 小白菜 500g 选择叶片鲜嫩、根部紧实的
主料 北豆腐 300g 老豆腐口感韧,不易炖碎
辅料 生姜 1小块 切末
辅料 大蒜 2瓣 切末
辅料 小葱 1根 切葱花(葱白葱绿分开)
调料 食用盐 2g 根据口味调整
调料 生抽 5ml 提鲜
调料 香油 3ml 增香
调料 食用油 适量 炸锅用

制作步骤

食材预处理

小白菜洗净后,根部可切掉约1cm(保留部分根部更易煮入味),再将整棵小白菜对半切开(如果个头较大可切四瓣),沥干水分备用;北豆腐切成2cm见方的块,放入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既能去除豆腥味,又能让豆腐更紧实,不易炖碎);生姜、大蒜切末,葱白切段、葱绿切葱花分开备用。

豆腐焯水去腥

锅中加足量冷水,放入豆腐块,加1勺盐(分量外),大火煮开后煮2分钟,焯水可去除豆腐的豆腥味,同时让豆腐表面略微收缩,炖煮时不易碎,捞出豆腐沥干水分备用(焯水后的豆腐不要用冷水冲,以免变凉影响口感)。

焯水小白菜保持翠绿

另起一锅沸水,加1勺盐(分量外)和几滴食用油(能让小白菜保持翠绿),放入小白菜焯烫10秒(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失去脆嫩口感),立即捞出过凉水(可加冰块,保持爽脆),然后挤干水分,切成3cm长的段备用。

炒香底料,炖煮入味

热锅冷油,油温五成热时(放入姜片能冒细泡),放入葱白段、姜末、蒜末爆香,炒出香味后加入5ml生抽,翻炒至酱香味出来(生抽不要放太多,避免过咸),接着放入焯好水的豆腐块,轻轻翻拌均匀,让豆腐表面裹上酱汁;然后加入没过豆腐的温水(或高汤,约300ml),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炖5分钟(小火能让豆腐充分吸收汤汁,更入味)。

家常小白菜炖豆腐

加入小白菜,出锅调味

打开锅盖,放入切好的小白菜段,用锅铲轻轻推动(避免把豆腐弄碎),大火煮1分钟至小白菜断生(保持脆嫩口感);此时加入2g盐调味,翻拌均匀后撒入葱绿,淋3ml香油,关火即可出锅。

烹饪技巧与要点

  1. 豆腐的选择与处理
    北豆腐(老豆腐)比嫩豆腐更适合炖煮,口感韧实,不易碎;嫩豆腐口感嫩滑,但需减少炖煮时间(最后2分钟再放),浸泡淡盐水是关键,不仅能去腥,还能让豆腐在炖煮时保持形状,不易散开。

  2. 小白菜焯水有讲究
    焯水时加盐和油,能锁住小白菜的叶绿素,保持翠绿;焯水时间控制在10秒内,过长会导致营养流失,口感变软,过凉水这一步能让小白菜更爽脆,挤干水分则避免炖煮时出水过多,影响汤汁浓度。

  3. 火候控制是关键
    炒香底料时用中火,避免油温过高烧焦姜蒜;炖煮豆腐时一定要用小火,让豆腐慢慢吸收汤汁,大火容易把豆腐煮碎;最后加入小白菜后用大火快煮,断生即可,保持脆嫩口感。

  4. 提鲜小秘诀
    用生抽代替老抽调色,避免颜色过深;如果喜欢更鲜的口感,可加少许胡椒粉(0.5g)或鸡精(1g),但家常菜建议保持食材本味,不宜调料过多。

    家常小白菜炖豆腐

营养价值

小白菜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和钙、铁等矿物质,有“百菜之王”的美誉,具有清热除烦、通肠润便、增强免疫力的功效;豆腐是优质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含钙量丰富,且低脂低热量,易于消化吸收,两者搭配,荤素均衡,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给肠胃带来负担,适合老人、小孩和上班族食用。

相关问答FAQs

Q1:为什么我做的豆腐总是容易碎?
A:豆腐易碎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豆腐选择不当,嫩豆腐质地软,炖煮时易碎,建议用北豆腐;二是豆腐未焯水直接下锅,焯水能让豆腐紧实;三是炖煮时频繁翻动或火候过大,豆腐入锅后轻轻推动即可,避免用锅铲用力翻炒,炖煮时保持小火。

Q2:小白菜炖久了会变黄,怎么保持翠绿?
A:小白菜变黄主要是长时间高温加热导致叶绿素分解,解决方法有两个:一是焯水时加盐和油,锁住翠绿;二是出锅前1分钟再放入小白菜,大火快煮至断生即可,避免久炖,这样既能保持小白菜的翠绿,又能保留其脆嫩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