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土鸡、散养鸡,因生长周期长、活动量大,肉质紧实有嚼劲,脂肪含量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一直是家庭餐桌上的滋补佳品,相比肉鸡,笨鸡的肉香更浓郁,适合通过炖、煮、烧、卤等方式烹饪,让食材的本味与调料的香气充分融合,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几种笨鸡的经典家常做法,从滋补炖汤到下饭红烧,再到清爽白切和香辣干锅,总有一款能让你家的餐桌飘满香气。
笨鸡炖汤(滋补养生款)
笨鸡炖汤是最能体现其鲜美做法之一,汤色清亮,肉质酥烂,尤其适合秋冬季节或身体虚弱时滋补。
食材准备(表格如下):
| 类别 | 食材及用量 |
|------|------------|
| 主料 | 笨鸡半只(约750g)、清水3L |
| 辅料 | 红枣5颗、枸杞10g、玉米1段(切小块)、山药1根(去皮切滚刀块)、姜片3片、葱结1个 |
| 调料 | 料酒2勺、盐适量、白胡椒粉少许 |
制作步骤:
- 处理鸡肉:笨鸡斩块,冷水浸泡1小时(中途换水2次),泡出血水后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红枣、枸杞用清水洗净,红枣去核(避免上火);玉米切段,山药去皮(戴手套防过敏)切滚刀块,泡在清水中防氧化。
- 焯水去腥:锅中加冷水,放入鸡块、姜片1片、料酒1勺,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继续煮2分钟,捞出用温水冲洗表面杂质,沥干水分(焯水用温水可避免肉质收缩变柴)。
- 炖煮:砂锅中加入3L清水,放入焯好水的鸡块、剩余姜片、葱结,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慢炖1小时。
- 加辅料:打开锅盖,加入玉米段、山药块、红枣,继续炖煮30分钟,直至山药软糯、鸡肉能用筷子轻松戳穿。
- 调味:关火前5分钟加入枸杞,根据口味加适量盐、少许白胡椒粉提鲜,搅拌均匀即可出锅。
小贴士:炖汤时最好用砂锅,保温性好,能让鸡肉和食材的营养充分释放到汤中;盐要在最后放,过早加盐会导致蛋白质凝固,肉质变老。
笨鸡红烧(下饭经典款)
红烧笨鸡色泽红亮,酱香浓郁,肉质紧实有嚼劲,汤汁拌米饭堪称一绝,是全家老少都爱的硬菜。
食材准备(表格如下):
| 类别 | 食材及用量 |
|------|------------|
| 主料 | 笨鸡半只(约750g)、葱段3段、姜片4片 |
| 辅料 | 干辣椒3个(剪段)、八角2个、桂皮1小块、香叶2片、大蒜5瓣(拍扁) |
| 调料 | 冰糖15g、料酒3勺、生抽4勺、老抽2勺、蚝油1勺、食用油适量 |
制作步骤:
- 处理鸡肉:笨鸡斩块,冷水浸泡出血水后沥干;干辣椒剪段,去籽(怕辣可少放),八角、桂皮、香叶用清水洗净。
- 炒糖色:锅中放少许油,小火加热后加入冰糖,不断搅拌至冰糖融化呈琥珀色(注意别炒糊,否则会发苦),立即放入鸡块,转中火翻炒至每块鸡肉均匀裹上糖色。
- 爆香调料:加入葱段、姜片、大蒜、干辣椒、八角、桂皮、香叶,翻炒出香味,烹入料酒3勺,去腥增香。
- 调味炖煮:加入生抽4勺、老抽2勺(调色)、蚝油1勺,翻炒均匀后加入没过鸡肉的热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炖煮40分钟。
- 收汁:打开锅盖,转大火收汁,期间不停翻拌鸡肉,避免粘锅,直至汤汁浓稠、油亮,即可出锅装盘。
小贴士:炒糖色是红烧的关键,火候一定要小,观察冰糖融化后冒出小泡时就要下鸡块;如果怕炒糖色失败,可以用老抽代替,但风味会略逊一筹。
白切笨鸡(清爽原味款)
白切鸡最能体现笨鸡的原汁原味,肉质鲜嫩,皮爽肉滑,搭配姜蓉蘸料,清淡又开胃,适合夏季或不想吃重口味时制作。
食材准备(表格如下):
| 类别 | 食材及用量 |
|------|------------|
| 主料 | 整只笨鸡(约1.5kg)、姜片5片、葱结2个 |
| 辅料 | 热水适量、冰块1盒 |
| 蘸料 | 姜蓉3勺、葱白2根(切末)、蒜末2勺、生抽3勺、香醋2勺、香油1勺、小米辣2根(切圈,可选) |
制作步骤:
- 处理整鸡:笨鸡宰杀干净,去除内脏和鸡油,冷水下锅,加入姜片3片、葱结1个、料酒2勺,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继续煮3分钟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表面杂质。
- 煮鸡:另起一锅,加入足量热水(一定要是热水,冷水下锅会导致肉质收缩),放入整只鸡、剩余姜片、葱结,大火烧开后转中火,保持锅内微沸(水太大会把鸡煮老),煮25-30分钟(根据鸡的大小调整)。
- 焖鸡:关火后不要立即捞出鸡,盖上锅盖焖10分钟,利用余热让鸡肉更嫩熟。
- 过冰水:准备一盆冰水(冰块+冷水),将焖好的整鸡捞出,立即浸入冰水中浸泡10分钟,这一步能让鸡皮Q弹爽滑,肉质紧实。
- 制作蘸料:姜蓉用刀剁细(或用捣蒜器捣),加入葱末、蒜末、生抽、香醋、香油、小米辣(可选),搅拌均匀即可。
- 改刀装盘:将浸泡好的鸡捞出,沥干水分,斩成块状,摆入盘中,蘸料随菜上桌。
小贴士:白切鸡的关键是“煮火候”和“过冰水”,煮的时间不宜过长,用筷子插入鸡腿最厚处,无血水流出即可;过冰水能让鸡皮迅速收缩,口感更佳。
香辣干锅笨鸡(麻辣过瘾款)
香辣干锅笨鸡,麻辣鲜香,色泽红亮,配上洋葱、青椒、土豆等配菜,一锅搞定,适合朋友聚会或家庭聚餐,越吃越有味。
食材准备(表格如下):
| 类别 | 食材及用量 |
|------|------------|
| 主料 | 笨鸡半只(约750g)、干辣椒20g、花椒1勺 |
| 辅料 | 土豆1个(切薄片)、青椒1个(切块)、洋葱半个(切块)、姜片3片、蒜片5瓣、葱段少许 |
| 调料 | 郫县豆瓣酱2勺、生抽2勺、老抽1勺、料酒2勺、白糖少许、食用油适量 |
制作步骤:
- 腌制鸡肉:笨鸡斩块,加料酒1勺、生抽1勺、姜片2片、淀粉1勺,抓匀腌制20分钟(去腥入味);干辣椒剪段,花椒洗净备用。
- 炸配菜:锅中倒油烧至六成热,下土豆片炸至微黄捞出,再下青椒块、洋葱块过油10秒捞出(避免炸软)。
- 炸鸡肉:锅中留底油,下鸡块中火炸至表面金黄,捞出控油(炸过的鸡肉更香,不易散)。
- 炒制:锅中留少许油,小火炒香郫县豆瓣酱(出红油),加入干辣椒、花椒、姜片、蒜片、葱段,翻炒出香味。
- 混合炖煮:倒入炸好的鸡块,加料酒1勺、生抽1勺、老抽1勺、白糖少许,翻炒均匀,加入少量热水(没过鸡肉的一半),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10分钟。
- 收汁加配菜:打开锅盖,大火收汁至浓稠,加入炸好的土豆片、青椒块、洋葱块,翻炒均匀,撒上白芝麻和葱花即可出锅。
小贴士:干锅不用加水太多,主要是为了让鸡肉入味,收汁时要不停翻炒,避免粘锅;喜欢吃辣可以多放干辣椒和花椒,也可以加火锅底料增加风味。
烹饪小贴士归纳
- 笨鸡处理:无论哪种做法,笨鸡都要先浸泡出血水,焯水时加姜片和料酒,去腥效果更好;整鸡烹饪前可用牙签在鸡身上扎些小孔,更容易入味。
- 火候控制:笨鸡肉质紧实,炖煮时用小火慢炖,能让肉质软烂;红烧时炒糖色用小火,避免发苦;干锅收汁用大火,让汤汁裹住食材。
- 食材搭配:炖汤时可加玉米、山药、胡萝卜等清淡蔬菜;红烧可加香菇、木耳增加风味;干锅适合配土豆、青椒、洋葱等耐煮的食材。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笨鸡和肉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笨鸡更适合炖汤?
解答:笨鸡(土鸡)是散养或圈养时间较长的鸡,生长周期通常在6个月以上,活动量大,肌肉纤维粗,脂肪含量低,肉质紧实,富含氨基酸和风味物质;肉鸡(快大鸡)是圈养集约化养殖,生长周期短(约40天),肌肉纤维细,脂肪多,风味较淡,笨鸡更适合炖汤,因为慢炖过程中,其紧实的肉质和丰富的风味物质能充分释放到汤中,使汤味浓郁、肉质软烂,而肉鸡炖汤容易肉质变柴,汤味较淡。
问题2:炖笨鸡时肉质总是很柴,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
解答:炖笨鸡肉质柴通常有三个原因:一是焯水后用冷水冲洗,导致肉质突然收缩,蛋白质凝固,肉质变老;二是炖煮时间不足,笨鸡肉质紧实,时间不够无法软烂;三是水量中途不足,干锅导致鸡肉局部受热变柴,解决方法:焯水后用温水冲洗;砂锅加水一次加足(中途不加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5-2小时;炖煮过程中保持微沸,避免大火翻滚导致肉质散烂。